首页

馨雨踩踏之家

时间:2025-05-26 10:37:01 作者:闽南百年龙舟钉造技艺焕新生 浏览量:66087

  中新网漳州5月24日电 (廖珍妹)素有“闽南水乡”之美称的福建漳州市龙海区,地处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的出海口,水系发达,“五月男人都在疯狂划龙舟”俗语在当地广为流传,生动地形容龙舟季闽南男儿对民俗活动赛龙舟的热爱和传承。

  5月21日至25日,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漳州“龙江岁月杯”传统龙舟邀请赛在漳州高新区举行,漳州15支参赛队伍正劈波斩浪,上演巅峰对决。此次赛事所用龙舟,正是来自龙海区的造船世家吴福来、吴福宁两兄弟所造。

5月10日下午,福建漳州龙舟钉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吴福来正在制作新的龙舟。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九龙江流域河网纵横,当地的生产、生活与舟船结下不解之缘,每年农历举行“五月扒龙船”传统民俗,该活动已延续六百多年。龙海区造船业应运而生,如今龙舟钉造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2岁的吴福来为这一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以船会友,赛龙舟让人快乐、让人振奋和团结……”近日,吴福来受访介绍这一传承百年的技艺与闽南端午文化的激情交融。

  “民众对民俗活动愈加重视,当地龙舟赛越办越多,参与人数逐年攀升。”吴福来介绍,找他们家制造的龙舟长度也越来越长。

  “改革开放前,我们造的龙舟约15米,后加到20多米,这几年甚至加到30多米,我做过最长的龙舟达36米,可容纳90人同时划。”吴福来介绍,龙舟制造经费均由村庄自发捐款而来,近年来捐款金额有增不减。在他看来,这一充满激情与拼搏的民俗活动日渐盛行,与当地民众经济水平提高有关。

5月10日上午,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为吴福来新造的3条龙舟举行吉水仪式,图为当地村民们将其中一条新龙舟推入水中。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开锯木、安底起底、做大坡、安肋骨、涂漆、请船下水等10余道工序才能诞生,少则一周,多则半月。在选材方面,福建杉木韧性好,纤维密度高,水中浮力大,很适合做龙舟。吴福来指出,用料和工艺直接影响行驶速度,需非常谨慎;而龙海的龙舟未安装龙头,只为适应水乡河道狭小、小桥多的特点。

  最后一道工序“请船下水”,当地会举行新造龙舟吉水仪式。进献贡品、祭拜祖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仪式庄重又热闹,岸边则挤满赶来一睹新龙舟风采的民众。吴福来会为新龙舟“点眼”,赋予其生命。“我们这一派龙舟用鹰眼,形状如三角形,寓意龙舟如鹰一样行得快、看得远。”

  闽南地区龙舟竞渡时间跨度较长。据吴福来介绍,龙海区最早农历四月初一开始组队训练,最迟赛到农历五月二十才结束。

5月10日,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村民在水中划着刚入水的新龙舟。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吴福来表示,赛龙舟这一水上运动是闽南“爱拼才会赢”精神的生动体现,也寄托风调雨顺、添丁发财的美好愿望。

  吴福来的龙舟目前供应漳州、厦门、泉州、广东潮汕,他和徒弟们一年可建造20艘左右,在订单高峰期常起早贪黑工作才能按时交付。他介绍,民间对赛龙舟的热爱推动了龙舟钉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市场需要更强竞赛性能的龙舟,且对美观度也越发重视,以前只需简单上色,现在需请专业人员描绘。”吴福来表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千年的龙舟破浪向前,生生不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日本樱岛火山喷发 烟柱高达3000米

“这部作品具有着浓厚的诗意,我们的舞台也会是写实与写意兼具的风格,”张彤认为,本剧舞台的表达有着丰富的语汇,在语言之外,角色所处的环境、动作也都会成为将人物内心外化的重要依据,“我们精简了一部分台词,让语言不打破舞台上既有的戏剧冲突感,让心理内在的部分能够顺利传达给观众”。

商务部就欧盟对华外国补贴调查等问题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三天之际,全勤生乐高集团为本届进博会精心打造的主题装置“释放玩乐超能力”亮相进博会消费品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该装置集结了上万名儿童的玩乐创意,再经由乐高集团嘉兴工厂模型生产部和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设计和共创。

“为我们打开了更多了解中国的窗口”

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会长李延平、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大为、全国政协常委、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分别以现场或视频形式发表致辞。

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江湖”文艺晚会在悉尼举办

新华社巴库11月13日电(记者赵博超 安晓萌)11月13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出席由中方主办的“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并致辞。

每天喝够8杯水健康才能达标?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普法工作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安徽省积极开展普法“七进”活动,通过网络普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网站,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